保契銳評
三大主糧作物之外,大豆保險的保障力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正式發布,文件強調,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
全文對保險的著墨相較往年,主要關注了四類問題,一是降低產糧大縣農業保險縣級保費補貼承擔比例;二是推動擴大稻谷、小麥、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投保面積;三是支持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四是健全基本醫保參保長效機制,對連續參保和當年零報銷的農村居民,提高次年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
從保險業務視角看,變化最大的就在于三大主糧作物之外,保險對大豆安全的護航價值更為凸顯。
農業農村信息網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食用植物油累計消費約3692萬噸,同比增加3%。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食用油進口1178萬噸,同比增加43.3%,其中食用植物油進口981萬噸,同比增加51.4%。細分來看,豆油進口40萬噸,同比增長16.3%。
而從大豆油的上游種植業看,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全球大豆總產量接近4億噸,其中有80%的大豆來自巴西、美國和阿根廷,而每年有1億噸左右的大豆是運往我國的。2022年我國共進口大豆8922萬噸,2023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達到9941萬噸。
在此背景下,大豆安全則成為能否真正落實“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關鍵一環。對此,今年的中央一號文明確“推動擴大稻谷、小麥、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投保面積”,在中央層面,將大豆提升至與稻谷、小麥、玉米這三大主糧作物同等的高度。
而在一年前的2024年中央一號文中,僅明確“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范圍,實現三大主糧全國覆蓋、大豆有序擴面。”
基于此,對于險企而言,大豆將成為繼傳統三大主糧作物之外,又一個種植險發力的主戰場。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達15710.7萬畝(約合1.57億畝)、產量達2084萬噸(是1958年以來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年份)。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除青海、西藏及港、澳、臺地區未統計外,全國各地均有大豆種植生產。其中,黑龍江大豆生產規模常年居全國首位,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在全國所占的比重均超過40%。這也就意味著,黑龍江、內蒙古、安徽、四川、河南、吉林、山東等大豆種植大?。▍^)將快速成為險企進一步爭奪的主陣地。
眾所周知,農業保險是財政補貼型險種,其發展速度和規模主要取決于財政補貼力度。而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的通知》,在中央財政補貼險種的保費中,中央財政區分不同區域給予不同比例的補貼,其中,中西部地區及東北地區為45%,東部地區為35%,與此同時,各省財政需配套給予25%+a的補貼。盡管a的多少甚至正負都因各省財政情況有所不同,但中央和省兩級財政補貼的總額基本確定,東部至少60%,中西部及東北至少70%。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農險保費收入1430億元;另一份公開數據則顯示,2023年度中央財政撥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478億元。假定統一按45%的中央財政補貼計算,省級財政補貼265億元,合計743億元。但需要關注的則是,農戶自負比例通常在10%-20%之間,即中間仍有10%-20%的保費差額需縣級財政補貼支持。
而為了更好地落實保險的保障功能,今年的中央一號文明確將“降低產糧大縣農業保險縣級保費補貼承擔比例”。這當然是考慮到產糧大縣通常財政資金并不充裕這一實際情況,但從實操看,降低縣級財政補貼,并不意味著可以增加農戶的自負比例。在農險這一特殊市場中,農戶的自負比例是極其敏感的杠桿,一旦超過閾值,投保率必將受影響。這一情形下,要確保三大主糧和大豆的產量以及種植面積,提升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的補貼力度或在所難免。
當然,不管資金如何撥付轉移,都可以預期的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大豆不僅將成為經營農險的財險公司市場份額重新排布的一大影響因素;在2024年財險整體經營向好的背景下,大豆亦將成為財險繼續增長的另一助力。
作為準戰略性農險產品,隨著大豆的進一步加持,財險業完全可以期待農險更好的市場表現。
兩會時間:保險業如何續寫服務養老領域新華章
兩會時間:暢想保險“新”未來
重回虛假繁榮,“有毒”的保費該不該要?
中央一號文,保險大變化!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